旅行的艺术

by 拧发条鸟 2015-12-04 08:25

      昨日读罢阿兰·德波顿的一本书《旅行的艺术》,颇有受教,是本改变“思维方式”偏实用类的书籍,但其中的观点并非强加,而是沿着作者堪似随笔的笔墨下慢慢流淌。书说到底不过是对自身的一种参考,就像我的文字有幸得到各位的参考一样。接下去我说的,也不过是作为一种理念静静躺在餐桌上,接受也好不认同也罢,并非硬邦邦规则性的东西。说到底,阿兰·德波顿有阿兰·德波顿的偏见,我有我的偏见,各位只管按照各位的偏见取所需,摒其杂便可了。


      书比较旧,几天前图书馆借的,好书,也有些地方难免落得失望,下面暂且以三个方面来与大家分享,也算作个人的读书笔记吧。


      PS:译者的有些地方的文笔蛮可以,尤喜欢开篇的第一句话: “时序之入冬,一如人之将老,徐缓渐进,每日变化细微,殊难确察,日日累叠,终成严冬……”


 

psb.jpg



 

 


       本书的缺点

 
 

 1、观点并不是“那么的”明确:

       
上面也讲了,本书文风似随笔,可能作者脑中的想法很明确,但是很多章节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明确的“点”出来,所以需要费点力气从文中提炼。

2、举的例子事无巨细的有些过分:

     
 书中举了各色代表人物的旅行经历以佐证观点,篇幅长的有些过分,略显乏味。


3、章节安排并不很妥:

       
一般人如果按照顺序从第一页开始看,估摸需要不小的耐心和忍受慢节奏的能力。相反,如果从最后一张开始阅读,前面章节一些理念上的不理解便会如冰雪消融,最精彩的偶数个章也恰恰安排在后面,我其实是采纳了豆瓣网友的提议,按九、八、七、五、四、六、二、一的章节顺序阅读,个中感受也确如其言。

4、所有绘画或摄影的配图全是单调的黑白色:

 
     好像是个最不成问题的问题……不过本当那么美的图片全弄成黑白,让人看得不怎尽兴,小小缺憾。


 

psb.jpg

 



 


现代“旅客”的心理

 

 

1、多数旅游指南的弊病

       
不论是网上还是纸质的旅游小指南,基本都会对某个特定景点所谓的“星级”划定 ,或者直接介入进行主观感情色彩的评判,而这些东西往往会形成压迫我们内心评判标准的权威,以至于无法区分哪些于“我”是精彩的,哪些于“我”又是乏味的。

2、多人旅行的缺憾:

       
大学里结伴旅游的居多,有时候是必要的,有些情况下却会带来一些问题。譬如说,在多人旅行的时候,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极大程度上受到大多数人(他人)观点的影响 ,人云亦云,进而压制了自己本来的求知欲去迎合别人的期待,对真正想做的事不得不想旅伴做出妥协。一句话,不完全自由。
3、爱“美”的本性:

       
在于“美”邂逅的那一刻,我们总想占为己有。就如男生看见萌妹,女生看见漂亮衣裳,人之本性。旅途中的我们邂逅自然或人文之美的时候,不知不觉我们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,想迫切地表达,让自己或别人明晰这一事实:“我曾在这里,我看见了它,它于我很重要。”多数人不时地拍照,买纪念品,或者粗俗点的留下“XXX到此一游”的大名,都是人们想要拥有“美”的表现形式。



4、
“失望”的旅行:

       
失望在所难免,有期待必有失望。如果思绪连绵是电影胶卷,回忆与期待只不过是选择了其中精彩的图片。我们所谓的“期待”,更是从他人的言语抑或摄影作品的“片段美”里得来的。而“美”的一面往往混杂于一大堆乏味的日常影像中。连在中南美遨游的村上也抱怨道:“旅行是累人的,不累人的不是旅行。”

 
 
 

5、对新鲜事物“好奇心”的旅行:

       对陌生美的探索,纯粹由好奇心驱使,对新事物的模样、地理位置加以确认的旅行。当能作为经历的谈资,却难肥沃阅历的土壤。



旅行的优雅“姿势” 

 

1、合理利用旅游指南:

     
 尽量回避他人的主观臆断,将本身无用的信息同现实景观建立知性的联系,如文中引用尼采所说:“以类似科学的方法收集论据是徒劳无功的。真正的挑战在于运用这些数据来升华我们的‘生活’。”简单来说就是注重指南的实用性,而非作为影响我们决策的存在。



2、一个人旅行:

       挑战、无惧、自由。



3、游记,另一种拥有“美”的选择:


   
   在中南美洲,三毛每结束一天的行程,夜里都会伏案记录所见所感,村上则是随身携带小便条随时记录关键词语。尽量规避让频繁的拍照代替感受,尤其是周遭世界的小事物,常有精细微妙之美,而写作正是能把我们从对待日常事物的“惯性冷漠”中解放出来,促使更加细致入微的感受与观察。


        千万不要抱着“一旦下笔,必然要写出有深度、有价值、有意义的文章,否则就是浪费纸墨”这样的想法,扭扭捏捏凄凄惶惶写出来的东西难免造作。尝试把写作(游记)当做一种练习,而非创作,坐在桌前,对自己说:“我有写出世界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。”
 


        文字有了敢、真、准,不只拥有,我想,更能拥抱“美”吧。



4、对已知文化
验证欲求的旅行:

     
 知乎张佳玮所言:“风景只是眼前所见,更多的感受,是历史、文化里面来的……你了解越多,越愿意融入其中,就可以获得越丰足的快感。”大多数时候,我们面对雕刻,面对寺院,面对古镇,面对自然奇观,我们在想些什么呢……有期待必有失望,有“了解”则更有失望,但这种带着问题去验证去欣赏去质疑的过程,却超越了“眼前所见”,终而获得了“了解”基础上新认识的满足与心悦。
 

       马塞尔·普鲁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事实上,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。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,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,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。”


       读书这种行为本身就像一面镜子,在镜子中我们愈发地了解自身,作为一种反馈,要求我们一步一些改变自己。同样的,旅行时陌生的环境往往能促使我们站在新的高度来省察本我。自然与人文景观真切的“美”能够让人忘掉一切拘囿、困顿,从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,与现代都会形形色色”无形体制“的苛严僵固和自私自利的闲适中解放出来。
       “能够”二字的美妙糖衣下包裹的,正是旅行的艺术。在人头攒动中走马观花地奔波,无疑只是付出多而回报零星的低廉消费,也许几张图片可以成为日后向他人证明“我去过”的谈资,但相机永远都不是拥有美的最佳方式,眼睛才是。


       仅仅怀揣一颗行者的心是不够的,他还应当拥有旅人的性情。故为“旅行”



  


图片

  


标签:旅行 0